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服务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采集
更新时间:2025-03-17 16:16:33 | 编辑:杨娅娟
服务时间:2024-06-01 - 2024-12-31
服务对象: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服务背景
由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体峻秀磅礴,海拔极高,地形地貌复杂,尽管区域内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共记载维管束植物149科757属2772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61属231种,裸子植物4科9属31种,被子植物122科687属2510种),但物种分布狭窄且分布量不清,而且其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为此,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展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隆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采集,采集吉隆沟分布的植物种质资源提交至国家野生植物库依托单位/主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入库长期保存。该项目内容的实施,将在加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迁地保护,充分发挥种质资源库在迁地保护中的优势,用尽量小的空间保存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也将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实物资源保障,并有助于带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保障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
服务成效
针对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隆沟调查空白和薄弱区域,国家野生植物库依托单位工作人员分别于6月、9月开展了野外调查采集,考察队分为2组深入中尼边境区域,对吉隆口岸、老江村、吉普大峡谷、乃村、扎村、朗吉错、拉托拉垭口、观景台、夏村、日吾班巴等地开展了调查采集工作,调查区域从1800米的河谷至4900米的流石滩。采集到包括吉隆绿绒蒿Meconopsis pinnatifolia、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小叶鹰嘴豆Cicer microphyllum等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396号,其中种子297份,并采集对应的凭证标本、DNA叶片材料、采集数据和图像信息。发现细花肋柱花(新拟)Lomatogonium graciliflorum,Lonicera quinquelocularis,尼泊尔假龙胆(新拟)Gentianella lowndesii和吉隆苹兰 Pinalia leucantha(新拟)等中国新分布4个,另待发表獐牙菜属新种1个。通过考察,更好地掌握了吉隆沟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现状,为后期吉隆沟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奠定了基础,也为该地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和实物资源保障。
6月24日至7月3日,11月22日至11月28日分别在西藏吉隆和云南昆明举办两次《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培训班》,全面提升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在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业务技能,为珠穆朗玛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能力建设、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